4月23日a股杠杆交易平台,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将召开2025年第5次审议会议,审议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广信科技”)的首发申请。
广信科技是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专业供应商,产品主要应用于输变电系统、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牵引变压系统、新能源产业以及军工装备等领域。
本次IPO广信科技计划发行新股不超过2,000.00万股(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),拟募集资金2亿元,用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。广信科技IPO保荐人(主承销商)为东兴证券。
产能与设备增长差别较大,库存数据前后稍显矛盾
广信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公司各类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原值为19,166.96万元;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公司机器设备原值为20,643.28万元,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7.15%。
招股书同时披露,2023年广信科技主要产品绝缘纤维材料的产能为39,000.00万吨,绝缘纤维成型制品的产能为4,600.00万吨;而到了2024年,上述产品的产能分别为45,300.00万吨和7,000.00万吨。
对比2023年和2024年主要产品的产能发现,绝缘纤维材料增长了16.15%,绝缘纤维成型制品增长了52.17%。
可见在2023年、2024年间,广信科技的机器设备的增长和主要产品产能的增长明显不匹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据招股书披露,广信科技2023年主要产品绝缘纤维材料和绝缘纤维成型制品产销率分别是85.62%和99.47%,即产量大于销量。
而据披露资料显示,广信科技2023年库存商品相较2022年却大幅下降,由1,853.02万元下降到1,628.46万元,下降了13.82%。
在产量大于销量的情况下,库存商品大幅下降是否合理?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完整?
高管履历披露前后不一致,股东关联或隐而未宣
在信息披露方面,广信科技也存在诸多瑕疵。据2017年招股书披露,龚龑先生于1987年7月进入湖南省邵阳造纸厂工作,1998年进入新邵县广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,2009年进入新邵德信绝缘纸板有限公司工作并任总经理至今,现任公司董事、技术中心特种纸总工艺师。
而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,龚龑先生于1987年7月进入湖南省邵阳造纸厂工作,2002年进入新邵县万兴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,2009年至2023年12月,任新邵德信总经理、公司技术中心总工艺师、董事。1998年、2002年间的工作履历出现了偏差。
2017年招股书披露,李中民先生于1999年11月进入新邵县广信有限责任公司,2007年12月进入公司工作至今,任董事、常务副总经理。
而招股书上会稿显示,李中民先生2002年5月进入新邵县万兴纸业有限责任公司,2007年12月至2023年12月,历任公司副总经理、董事、总经理。1999年、2002年的工作履历出现了偏差。
此外,广信科技的前十大股东之一、目前任公司监事的唐昌林,还持有邵阳市双清区长盛废品经营部(普通合伙)15%的股份,但在招股书中没有披露。
广信科技董监高履历为何存在差异?唐昌林的披露是否完整?广信科技及关联方和上述公司是否存在资金和业务往来?希望公司能给出解释。
收入确认存在风险,补流必要性存疑
招股书披露,2022年-2024年的报告期内,广信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,428.93万元、42,007.14万元、57,754.18万元,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,472.36万元、4,940.44万元、11,617.18万元。
但据北交所问询函披露显示,广信科技报告期内存在大量“仅签字未盖章”的收入单据,涉及金额1.85亿元(2022年)、2.66亿元(2023年)、4.26亿元(2024年),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60.96%-73.94%。
对于上述现情况,广信科技解释为“客户印章管控严格”。对此,有业内人士指出,此类操作可能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,若客户事后否认交易,或将引发大规模财务调整。
此外,广信科技本次计划募资2亿元中,有3000万元用于补流。但招股书披露,截至2024年末,广信科技账面货币资金达1.01亿元,其中98%为可随时支取的银行存款,且资产负债率仅13.59%,远低于行业均值37.84%。
而在2024年,广信科技短期借款清零a股杠杆交易平台,可见公司处于“不差钱”的状态,却还要募资“补血”,也引起市场的关注和质疑。